邹绍孟将军(右)与家人留影。(受访者供图)
邹绍孟将军的最后一封家书。
10月28日,川军后人王剑锋坐在房中,细细翻看一份份记有人名、地名的表单。表单顶上的“川军抗战阵亡将士名录”字样,十分醒目。手中的一叠资料上,字里行间,记录着刚找到不久的一批阵亡将士名单。
1937年至1945年抗战期间,300多万川军男儿奔赴抗战前线,最终有多达26万人永远埋在了异地,部分阵亡战士甚至连名字都未留下。
“后人有责任铭记他们。”在这个信念驱使下,王剑锋等川军后人,组队奔赴山西、云南以及四川多地,搜集为国捐躯的川军将士名单,挖掘背后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,以此告慰英灵,并供后人瞻仰、缅怀。
寻找
川军后人组队寻抗日阵亡者名单
“我们经常通话,或者在微信里沟通。”10月28日,巴蜀抗战史研究院专家何允中说,为了搜集抗战期间川军阵亡将士的名单,不少川军后人,“年龄都在70岁以上,组织起来一同寻找。”
何允中说,今年4月,当年川军的后代,相互聚在一起聊天时,提出了搜集阵亡将士名单的想法,“一提出来,大伙儿当即就同意了。”
作为川军历史研究专家,何允中说,当年为国抗战,有300多万川军前仆后继,到过上海、江西、湖南、云南等地,参加对日作战,“有26万川人阵亡在战场。作为川军后人,我们觉得有责任让这些英雄留名青史。”
此后,这些年龄在70岁以上的老人,分成7个小组前往全国多地,走访40多个县,搜集、寻找阵亡将士名单。
何允中说,搜集名单犹如大海捞针,途中常遇到困难,甚至有人还遭遇意外、患上重病,“但大家都咬牙坚持了下来,至今已达半年。”
经历
云南寻踪患病被迫回家
70岁的王剑锋,便是这批寻找者之一。
“我父亲曾是川军47军的一员。”王剑锋说,自己从小就对川军有特殊感情,“得到消息后,便立马报了名。”
王剑锋说,自己早些年便在有意无意地做着搜集抗战阵亡将士名单的工作,现在正式开始搜集。他曾去过山西东阳关等当年抗日战场,寻找川军作战的痕迹,搜集了不少感人的故事。
今年5月开始,他到广汉、德阳等地寻访,“幸运的是,我在广汉便搜集了100多个名单,还都有抗日阵亡通知书证明的。”
但也有遗憾的时候,此前他前往当年征兵量较大的安岳寻找,然而他找遍各地,却没能找到普通阵亡战士的名单,“有的大多是高级军官的,且都是大伙儿熟悉的。”
当他得知云南有消息时,又立马轻装出发。那时,恰逢到了云南的雨季。为了寻找烈士名单,他常顶着大雨出门,有时又是太阳暴晒,“后来就病倒了,身上长了很多疱疹。”王剑锋不得不暂时回家。
故事
千里辗转 家书最后变遗书
“在寻找川军阵亡将士的过程中,邹汝祥的名字不得不提。”何允中说,几年前,他在研究川军抗战历史时,结识了同为川军后人的邹汝祥,“他的父亲邹绍孟,是川军41军124师参谋长,与我父亲曾在同一个部队。”
1938年3月10日,滕县保卫战打响。接到指令后,邹绍孟带兵阻击日寇,为台儿庄战役争取时间。然而,3月17日滕县城破,邹绍孟与师长王铭章、参谋长赵渭滨一同壮烈殉国。
就在此前几天,邹绍孟曾给大儿子写去一封家书,勉励儿子认真读书,报效祖国。几经辗转,家书抵达成都的同时,他阵亡的消息也传到家中,一封家书变成了最后的遗书。
后来,邹汝祥率先开始搜集阵亡将士名单,尤其是他父亲那一支部队的战士,“他们不应该碌碌无名,应该被人知道和尊敬。”
“几年前,他便搜集了2000多个阵亡将士的名单。”邹汝祥之子邹维说,这里面不光有将领的,还有很多普通战士,“后来父亲邹汝祥出意外离世,但留下了这些珍贵的资料。”
坚持
“只要活着,就一直搜集下去”
“我们的搜集工作,得到过很多人的帮助。”负责此次搜集工作的严裕寿说,面对26万的庞大阵亡人数,他们能搜集到的,仅仅是冰山一角,“但工作还得继续下去,不然连这冰山一角都无法公之于世。”
严裕寿坦言,他们这批人能鉴定的,几乎都是有阵亡通知书的,“很多抗战将士阵亡时,部队都会下发阵亡通知书到其居住地,一些人还会有一定抚恤金。”
通过走村串乡的方式,凭阵亡通知书确认阵亡将士名单。“这无异于是大海捞针。”严裕寿感叹,在那个年代,有很多战士甚至连名字都未上报,便在前线阵亡了,“我们称他们为无名英雄,只要我们还活着,便会一直继续,因为这是对他们最好的告慰。”
华西都市报 记者 杨力 实习生 李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