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北大才子”陆步轩(中)来成都卖猪肉
11月27日上午9点,成都西单商场外还有些冷清,但商场内的超市却已提前“预热”:超市鲜肉展柜前,一摞新书和猪肉放在一起,工作人员拿着“喇叭”反复吆喝:北大才子成都卖猪肉。
喇叭里说的“北大才子”陆步轩站在柜台旁,腰上系着围裙,一脸淡定,对于一些只拍照不买肉的顾客,他也讲解着猪肉的学问。陆步轩一边卖猪肉,一边送出自己写的自传《北大“屠夫”》,身边的同事介绍说,“他更喜欢做与文字相关的东西。”再谈北大毕业卖猪肉,已不是新鲜话题,对于时隔12年重返猪肉行业,他直言:“以前是谋生,现在是谋事业。”
从北大毕业到卖猪肉
不想过太确定的生活
算起来,陆步轩算是最早一代“网红”,1985年考入北大中文系,回乡到了县里企业工作,企业破产后,2000年辗转摆摊卖猪肉,还特意躲到离家20多公里外的长安县城,结果还是被乡亲们发现,被大肆报道了一番,他甚至成了县里孩子驳斥家长要求努力考大学的“挡箭牌”。
媒体的反复报道,也让陆步轩在2004年又一次回到体制内,他形容这是一次“招安”。今年9月,他再次“跳”了出来,辞去了公务员工作。“一眼看到今后10年的生活,人生太确定了。”陆步轩选择来到了师兄的公司,他表示,和当年县城租用的猪肉摊相比,这个平台已经不能和“眼镜肉铺”相提并论。
三句不离猪肉 想成为业内专家
谈起北大毕业,陆步轩“一笔带过”,但谈到猪肉,他滔滔不绝,一根烟抽完,接着点燃另一根,意犹未尽分析着猪肉品质。“10多年,我见过的猪不下五万头。”他在形容对猪的熟悉度时表示,“我闭着眼睛都可以分割出各个部位。”在公司里,他还是“屠夫学校”的校长,前后培养了5000多名屠夫,为连锁店在全国铺开培养人才。他还一门心思编写“屠夫学校”的教材,他坦言,自己仍在完善教材,力争成为猪肉领域的专家。
谈大学生创业:不要贸然行动
谈到时下流行的创业问题,他告诫即将毕业的大学生,最好先到各个行业待一段时间,再做打算。他表示,普通大学生没有营销经验,也不懂各个行业的规则,所以还需要谋定而后动。
对话
“跳出体制的生活 还挺满意的”
成都商报记者:你为何现在还是选择回到卖猪肉的行业?
陆步轩:最开始在县里上班,300多人的企业,10多人干事,早上报到下午走,感觉一眼就看到了10年后的样子,人生太确定了。当时从体制里出来谋生,也不会考虑猪肉行业是否体面,只看到这个职业投资小、见效快,而我本人又老实,只适合做点小生意。现在出来(做这一行)不一样,我是想干一番事业,在这个行业我也算是行家了。
成都商报记者:在这个行业,你主要着眼哪个方向?
陆步轩:从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,还是希望发挥这个特长。农学专家关注猪肉养殖过程,而在猪肉到餐桌这一过程,可供研究的内容还很少,我希望在这上面做点研究,把2010年所编写的屠夫学校教材继续丰富,从11万字扩充到20万字。
成都商报记者:你对跳出体制后的生活满意吗?
陆步轩:还挺满意的。不过我不是一个纯粹的商人,还是一个文化人,公司猪肉做得好,主要是有很多懂得经营的人,而我只是在公司做自己擅长的事情。(宦小淮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