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僻姓如何活下去
2023-04-27 07:32 | 来源:未知 | 作者:bj责任编辑

 步入网络时代,一些生僻字姓名群体面临着特殊的困境。近日,一则“因姓氏太罕见全村集体改姓‘鸭’”的新闻,霸屏了网络热搜。有民族文化研究者表示,很多生僻的姓名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,不应当以现代视角看待,过度娱乐化消解。希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,能够让生僻字得到传承,让拥有这些特殊姓氏及名字的人群更有归属感及认同感。

 
  鸟氏族人 因无法录入改姓“鸭”
 
  据了解,因姓氏太罕见集体改姓的村民都是傈僳族人,他们来自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大山深处的一个村落。原本村民们的姓氏为“nià”,这个经音译的汉字由上下两部分组成,上半部分是少了一横的“鸟”,下半部分则是“甲”。数百年来,大家一直使用“nià”姓,靠书写来传承。可后来,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,由于在电脑系统中无法输入和显示该文字,村民办证、出行等面临诸多不便,无奈只能改姓“鸭”。
 
  朱丽凡是一名民族音乐人,也是一名傈僳族文化的研究者。他告诉记者,不同于汉族的百家姓,傈僳族讲究氏族文化,崇拜自然万物。其中,信仰动物的有老虎氏族、熊氏族,信仰植物的有谷氏族等,而“nià”姓人就是鸟氏族的后代,他们崇拜飞翔的鸟儿。由于计算机字库里并没有“nià”这个字,村民们就用“鸭”来代替“nià”,以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。“nià姓人改成鸭后,从生活上来说,确实方便了不少,但这都是无奈之举。”朱丽凡说。
 
  有“苟”姓者 怕受嘲笑改姓
 
  因生僻姓氏造成困扰的,不只是“nià”姓人。今年33岁的敬芳来自重庆,她原本祖上姓敬(音为gòu),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,演变成“芶”。在她小的时候,因为当时的户籍系统无法识别“芶”,便用“苟”来代替“芶”,叫作“苟芳”。
 
  不过,这个“苟”也有历史出处,敬芳的家中族谱曾明确提到,因历史原因,赐族姓“敬”。“苟”旁反文要加,只读苟之去声。苟旁反文不加,也只读苟之去声,不读gǒu,亦不读jìng。虽然族谱中指出,“苟”作姓氏时应为第四声,但敬芳身边的绝大多数人还是将其读成了gǒu。因为姓氏读音的问题,敬芳在学习生活中自然也遇到了不少尴尬。更令敬芳担心的是,她害怕年幼的儿子向同学介绍她的姓氏时,会受到同学的嘲笑和歧视,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。于是在2022年敬芳下定决心,前往当地户籍科,申请将苟姓改为敬姓。“改姓的过程很顺利,族谱加上老家村里开的证明,一两天就办好了。”敬芳说,真正改成敬姓后,她也不再过多地向外解释这个姓氏原本应读成gòu,而是统一称为jìng。
 
  希望字库 能容纳更多生僻姓氏
 
  安诚的原名中有一个chén字,由左右两部分组成,左边为“岑”,右边为“鸟”,这是他父亲细心翻阅几天字典后选择的名字。但这个生僻字,还是给他造成了不小的烦恼。2010年上高中以后,因为担心生僻字给高考或者今后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,父亲带着安诚去派出所改了名。自此,安诚深深地舒了一口气,他再也不用向陌生人解释这个生僻字的读音及由来。“这个字要想在电脑中打出来并不容易,很多输入法仍然无法输入,只有公安户籍系统中能打出来。”安诚说,很多生僻字有其特殊的意义及文化,希望陌生人在见到这些文字之后,能够多一分理解,不要去曲解它的原意,“当然,我也希望未来的字体库能够不断扩容,避免在学习和生活中,给生僻字姓名人群造成困扰和麻烦。”
 
  朱丽凡也认为,很多生僻的姓名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,不应当以现代视角看待,过度娱乐化消解,而应该多去了解其姓氏的起源。各少数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,“希望未来的字库能够容纳更多的生僻姓氏,让这种文化得到传承,也让拥有这些姓氏的人更有归属感及认同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