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应对专业“绝版”带来的变化
2023-06-14 10:42 | 来源:未知 | 作者:bj责任编辑

 大学刚毕业,回头却发现你读过的专业竟成“绝版”,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生命体验?

 
  现实生活中,高校专业的“汰旧换新”已经常态化,很多人都有着类似的经历:一方面,很多专业读着读着就没了,只留下一些标本般的名目和“在风中凌乱”的学生;另一方面,更多的新专业新学科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,遍地开花,受到关注和追捧。
 
  教育部等五部门今年发布的《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》就提出,到2025年,将优化调整高校20%左右学科专业布点。这也意味着,在未来的两年时间里,将有五分之一的专业会产生变动。以中国大学的学科数量和学生规模,此事牵涉范围之广,可想而知。
 
  读过的专业“绝版”了,或者还没来得及“拉开架势”呢,专业居然就退出历史舞台了,这事怎么看?我想,对此,当然不能仅仅停留在怀旧思绪里,生发诸多不舍。而一味欢呼新变,以追新逐快为务,似乎也有些太过操切了。专业的去留、更易、存续等等,牵涉经济社会发展、人文学术演进等因素颇多,不可一概而论,而应理性推进,保质保量。这中间,尤其应避免两种极端化趋势,一是撤销专业时“一刀切”,二是新增专业时“一窝蜂”。
 
  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不是小事情,更不是玩魔方,而是反映了一个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在方向、类别、知识能力与素质等方面的综合要求。培养哪个专业的人才,加强哪些学科的研究与推广,关系到现实与未来的发展路径。而无论怎么调整,都起码要符合时代发展趋势、国家重大战略需求,以及区域发展的需求。
 
  如今,中国已进入科学技术加速演进、行业产业加快更迭、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变革期和机遇期,新旧交替的加速,使得公共管理、市场营销、信息管理等之前还算时髦的一些专业,已不完全适应现实需求,其与产业链、创新链的匹配度也有待进一步调整。与此同时,在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加持下,大量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涌现出来,呼唤新的专业匹配,这些无疑是专业调整的外部大势。
 
  因时而动,因势而变,高层次人才培养从来都是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投射,这并不难理解。但与此同时,也应注意在大规模裁撤专业的背景下,不要“一刀切”,不妨局部保留一些“过时专业”,这既是一种平稳过渡,也符合经济社会的客观需求。毕竟,发展不是齐步走,而是有着一定的弹性。中国这么大,地区之间、产业发展、人才需求存在差异性,这是国情,也是中国经济的韧性所在。在一些地区的“过时”专业,到了另外一些地区,或许正当其时。
 
  不仅如此,在新增专业上也应注意不要陷入“一窝蜂”的状态。以人工智能为例,有资料显示,过去几年国内已有数百所高校开设了相关专业,但师资力量薄弱、人工智能实践条件缺乏等问题依然是一大困扰。这中间,不排除一些地方盲目赶时髦、一哄而上追新潮的考量,其结果,不仅会继续制造“短命”专业,造成对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,也会增加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,形成巨大的冗余。
 
  有鉴于此,有关各方既要立足长远,科学布局,健全专业动态评测和信息反馈机制,以灵活的专业调整增强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,也要多一些战略定力,多一些沉淀稳健。
 
  而从学生个体的角度而言,也不必过于紧张专业的调整优化。人生有很多舞台和场景,更有无限的延展、外溢、提升的可能性。无数实例告诉人们,专业只是入门,不一定是最终的职业,更不会必然限定未来的发展。